活动展示

设置

【教学教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第三次教研活动圆满举行

      

1733121006662.jpg

12月2日,由心理教师覃婕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第三次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授课老师梳理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心理教师、各学院心理专干以及大一辅导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教研。

教研活动以“有效管理情绪”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情绪ABC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个体的想法B是更直接的起因,直接影响其情绪C。通过转换思维,可以有效转换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教研活动中,覃婕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参与者理解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来识别和转换消极思维。此外,教研活动还特别关注了社交焦虑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交流、当众发言、面试以及合作任务时的焦虑应对策略。通过识别焦虑场景A,识别内部对话B,以及形成新的积极的对话,帮助学生改善社交焦虑,提升自信。

覃婕老师强调,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学生记录情绪ABC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调整思维,获得积极的情绪与行为。

在课程考核方式的讨论中,周洁老师详细介绍了考核的多元化构成,包括平时表现、实践课时与心理科普视频录制。这种考核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心理教师和辅导员提供了实用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也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教研活动的圆满结束,我们期待这些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文/周洁 图/廖青 审/何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