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什么是考试焦虑?
随着考试临近,不少同学相继出现一些紧张心理。考试焦虑又叫考前焦虑,是指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夕,由于紧张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的不适感。
生理上的不适感通常表现为:心跳加快、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等
心理上的不适感通常表现为:焦躁、恐慌、情绪低落等
PART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1.期望值过高:
对自己的表现有过高的期望,担心无法达到这些期望,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2.害怕失败:
担心考试失败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如影响学业成绩前途和自尊心等,这种恐惧感可能导致焦虑。
3.缺乏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在考试中无法应对问题这种不安全感可能导致焦虑。
4.准备不足:
对考试内容了解不足或缺乏必要的复习,可能会使学生在考试时感到紧张和焦虑。
5.环境压力:
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压力,如父母期望老师评价等,可能增加学生的售虑感
6.生理因素:
试前的紧张情绪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这些反应可能进一步加剧焦虑。
PART3: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1.改变认知: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考不好就是我不考试焦虑的关键。例如:行”“考不好我就完了”等这些不合理的信念都会造成考试焦虑。要知道到考试只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手段之一,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2.积极暗示:在考试前可以闭上双眼,深呼吸,然后默念几句话来放松自己。例如: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好”、“我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等等。
3.降低期待: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能力。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样可以减轻压力。
4.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讲究方法,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心状态。
5.家庭压力:家长不要以给孩子强调考试多么重要等种种方式给考生加压,考试期间反而要尽量减少造成孩子紧张的环境刺激,事实上在考场上不认真的孩子是很少;相反孩子意识到父母为其考试成绩焦虑,焦虑情绪会更重。家长应该特别要对孩子表示,无论成绩怎样,家人都一样接纳他、爱他。
(文/图 廖青 审/何金星)